旧村改造有章有法,查香印象、彩虹村等呈现各自特色;管理模式推陈出新,村民入股、市场化运营循序渐进,10个月就基本收支平衡;村民共治和“党员责任区”等机制,在核酸检测、防疫宣传上起到事半功倍作用……
日前,广东省乡村振兴智库专家到东莞横沥镇开展深度调研,先后走访该镇村头村、隔坑村、新四村等多个示范点。有专家直言,横沥乡村振兴呈现全域推进、多点开花的良好局面,党员群众对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的参与度、积极性和配合度很高,特别是基层村(社区)开展的“共治协会”“党员责任区”等新举措,对推进乡村治理、营造基层共建共治共享方面有积极的探索借鉴意义。
一村一品▶▶资源串珠成链成片
走进村头村,葵香园内连片的小葵花郁郁葱葱,预示着下一个满地金黄盛开的季节。沿着园内廊道慢行,一个转弯,古色古香的“知青巷”、韵味十足的知青文化馆、香氏名贤馆、查香印象、乡村美术馆等遍布在各个角落,让这座古村落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新四村678艺时代,个性张扬的“丁字号士多”,复古与潮流兼容的“678邮局”,删繁就简的“功夫茶屋”,以“最佳损友”命名的清吧……处处彰显着年轻、个性、潮流的文化特征。
在隔坑村悠长的古巷内,昔日杂乱的墙角,摇身一变成为趣味横生的边角花园,为古老的建筑增添了移步换景的层次感。而红色牌子上书写的“党员责任区”几个字,则可洞悉当地探索社会基层治理的智慧。
通过挖掘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传统文化潮起来,进而推动形成“农耕文化+文旅产业”促进集体经济多元发展的良好局面,是横沥镇全域大投入推进村(社区)实施乡村振兴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围绕“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横沥聚焦“去污点”、抹好美丽乡村底色,聚焦“增亮点”、提升美丽乡村成色,聚焦“显特色”、擦亮美丽乡村特色的“三个聚焦点”,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设立1.7亿元专项资金、并统筹各级资金共4亿余元,推进实施300余项乡村振兴建设项目。
如今,17个村(社区)全部达到“干净整洁村”和“美丽宜居村”标准,张坑村、山厦村、村头村成功通过东莞市“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验收,隔坑村、村尾村、新四村、半仙山村4个村入选东莞市第二批“特色精品村”创建名单。
“各村结合自身特点,激活闲置资源,越来越多的横沥旧村、老建筑被活化利用,形成了多点开花的局面。”横沥镇党委副书记张超介绍,通过推动“一村一品牌”建设,横沥初步形成了山厦村“彩虹村”、新四村“678艺时代”、长巷村“农产之乡”等农旅、文旅项目,还打造了村头村“查香印象”、恒泉社区“三六九趁墟”、村尾村“荷塘叶色”、张坑村“相牛故里”等一系列可观、可感、可互动的形象标识和品牌项目。
全民参与▶▶共建共治氛围浓厚
村民自觉负责“门前三包”,村头巷尾角落地随处可见“边角花园”;党员干部不定期巡查自己的“责任区”,发现问题及时协调沟通解决……如今,在隔坑村,自觉维护村容村貌已成为当地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特别是面对近期突发的疫情防控,隔坑村党员干部更是自发行动起来,利用各种方式走村串巷做好防疫宣传、核酸动员等工作。
“每次大规模核酸检测前,我们都会组织动员各家各户积极参与。”作为隔坑村大巷北段“党员责任区”负责人,党员吴灿堆介绍,他的日常工作是收集和协助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并监督维护责任区的绿化、卫生、环境及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疫情期间则会联合网格员、志愿者等,利用大喇叭、微信群等进行防疫宣传,针对类似大规模核酸检测又会进行细化,以保证通知到位,不落一户、不差一人。
除了“党员责任区”的分区分片治理办法,针对“东家长西家短”的邻里矛盾,隔坑村也有自己的调解方法。
“这条路何时能修好,出门很不方便”“隔壁装修房子太吵了,灰尘都飘到我家来了”……近日,为妥善解决村内矛盾及邻里纠纷,隔坑村专门召开一场协调会议,由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和涉事村民等元素组成的共治协会成员齐聚一堂,现场集思广益,妥善解决了一些可能发生的邻里矛盾分歧。
“共治协会成员不是固定的,会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组建。”说起共治协会建立的初衷,隔坑村党委书记吴进芬直言,就是为了推动解决村内各种乡村治理难题。比如针对邻里矛盾纠纷,会选择村内有名望的老人参与;针对土地、房屋拆迁问题,则会邀请法律、城建等人员参加。
现在,小到门前屋后卫生,大到改善人居环境;小到邻里闹矛盾,大到信访维稳……村民只要遇到难处,都会自觉找共治协会来协调。这不仅利于高效推进各项乡村建设工作,也能让广大村民在参与过程中加深对乡村建设的认同和支持,切实做到共建、共治、共享。目前已有效化解近百起邻里矛盾问题。
“共治协会可以说抓住了乡村治理中人的关键问题,这点很重要。”广东省乡村振兴智库专家杨叶飞认为,乡村振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做好村民的工作,横沥以共治协会为抓手,切入群众日常生活当中,让群众参与处理自己身边的事,这是很好调动和提升群众参与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的一种探索。
创新模式▶▶乡村产业让农民更富
随处可见七八十年代流行的唯我柠檬茶、飞人乔丹、超级马里奥等创意墙绘,荒废的小池塘建起创意廊道,闲置空地改造的音乐舞台几乎每天都有本土歌手驻场演唱(疫情期间暂停)……如今的油榨村,678艺时代已成为横沥乃至东莞一个特色网红景点,高峰时期一天就有近2万人前来“打卡”。
“油榨村项目可以说筹谋已久。因为新四村历史资源匮乏,几乎没有历史文物和名人典故,文化底蕴相对薄弱。”新四村党委书记周学伦直言,乡村振兴要留住乡愁、留住记忆,更要有产业的支撑。如何在资源匮乏的乡村打造创意产业、激发旧村活力,是多年困扰发展方向的问题。
有条件要干,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干。为此,新四村选择了房屋大多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目前九成以上空置的油榨旧村为试点,并动员村内热心企业家和有想法村民组成项目初创团队,进行多次考察、学习、调研和摸查后,在镇村资金扶持、村集体主导、新四村与项目创始团队多方沟通和思想碰撞下,最终形成“678艺时代”:即六十年代的建筑、七八十年代的风格、文艺创意的商业业态。
有意思的是,油榨村678艺时代项目还在一开始就创新成立了“678艺时代公司”,由村集体、创始和项目运营团队占据公司51%股权,以便于项目的决策和运营,剩余股权则进行认筹招股,“目前全村共有680名村民认筹参股但不参与决策。”
“这样的优势是既充分让村民参与其中提升积极性,又可以保障运营团队相对独立有决策权。”678艺时代项目创始团队负责人周志伦表示,该模式下村民不仅有房屋统租的租金收入,未来还有入股分红,而且在项目运维、店铺招引等方面都有相应的优惠。目前已有多位村民以商铺店主、物管人员等形式参与其中。
周志伦介绍,截至今年12月初,678项目基本实现收支平衡,“如无意外的话,预计明年开始项目将开始有所盈余。”
“乡村振兴要有产业的支撑,产业振兴才能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张超说,通过深挖资源、因地制宜,横沥乡村产业不断得到丰富和延伸,目前成功创建为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申报了省、市种养基地和家庭农场12个,省级专业村2个,认定省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市级设施农业示范点各1个,横沥日渐成为附近群众休闲娱乐的热门打卡地。(南方日报记者刘远忠张珊珊)
新年的钟声刚敲响,南沙企业沙多玛(广州)化学有限公司(下称沙多玛)的代表就在广州市贸促会的办证大厅里...
为持续推动十大行动方案落地见效,过去一年来,佛冈把建立健全全县大督查工作机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
宽敞平坦的沥青路面、栩栩如生的彩绘墙画、青瓦白墙的农家庭院、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驾车行驶在252省...
为贯彻落实《佛冈县贯彻落实〈清远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方案〉的工作举措》,做好为群众办实事,造...
2021年10月12日起,武汉市掀起电动自行车交通秩序综合治理的高潮。2个多月过去,市民感受到明显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