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期一车难求,闲置时淤积占道;需要时是“好朋友”,无序乱放时“讨人嫌”,在繁华的都市,共享单车被一左一右两种声音裹挟,处境尴尬。如何寻找一种良方,让其与城市和谐相处,成为各地城市管理者面临的共同问题。
几方角力,单车数量正在逐步精简
7月9日,在郑州市地铁一号线西三环地铁口,一些布满灰尘的共享单车正在被装车运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郑州市城市管理局进一步精简了单车投放数量,这些单车将撤出郑州市场。
根据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官方网站发布数据,郑州市的共享单车数量已从2019年高峰时的60万辆,陆续减少至2020年年中时的16.2万辆,按照计划,今年还要进一步缩减至13.2万辆。到2022年,现有市区共享单车数量要被压缩至10万辆。
持续缩减原因几何?业内人士介绍,共享单车2017年蜂拥进入郑州市场,经过市场充分竞争、自然淘汰和政府监管部门的精细化管理,逐步实现“瘦身”,这在意料之中,更是行业良性发展的体现。
据介绍,为推动共享单车更好贴近市民需求,郑州市早在2019年就邀请第三方机构,对市区共享单车需求量做科学评估,及时进行了核减。在去年初,该市再次启动对共享单车企业的季度考核,并根据综合得分管理企业投放车辆数量,同时通过大数据管理核准单车数量,实现了管理的精细化。
“严格的总量调控也在倒逼企业提高车辆利用效率,提升运营能力。”哈啰出行郑州城市经理刘占文说,企业方必须创新管理方式,才能提高盈利水平。
交通接驳,共享单车仍是必需品
数量减少,是否有城市居民不再需要共享单车的因素?答案是否定的。
在郑州市花园路农业路地铁口,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共享单车的周转几乎不需要时间。前一个用户刚落锁,新的骑行者就准备好了手机等待扫描。
由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绿色出行专项基金主导发布的《共享经济蓝皮书:中国共享出行发展报告(2020~2021)》认为,我国共享出行总体从快速增长阶段进入稳定增长阶段。作为印证,某单车企业在郑州市开展了一项调查,显示54%的用户选择骑行共享单车是为了接驳地铁和公交。可以预见,作为公共交通工具的有效补充,随着郑州地铁网络的全面铺开,共享出行的需求势必会进一步增加。
同时,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提上日程,各地也加大了对绿色交通的推广力度。今年4月,郑州市政府出台《推进郑州市区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工作方案(试行)》,提出建设市区慢行交通系统,引导市民选择步行、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等绿色方式出行。并提出在2022年全市启动投放有桩共享助力车10万辆的计划。
显而易见,共享单车已成为慢行交通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随着其应用的不断深入,需要企业和监管部门共同解决的,是如何推动其与城市完美融合。
精准治理,提高调度效能是关键
在北三环地铁站附近居住的李娜最近发现,无论是在地铁站、社区外还是商场旁,即便是在高峰期,也能很快找到共享单车,“最多也就等几分钟,就会有管理人员很快运车过来,他们好像就知道这儿没车了。”
李娜的猜想没有错。快速响应的背后,是北林路街道办事处与共享单车企业,就精准管理联合开展的一项探索。
“我们辖区车流量、人流量大,共享单车使用频次很高。”北林路街道办城管科科长白璐说,单车给群众带来便利,也因无序停放对路面秩序带来冲击,尤其是地铁站附近的单车潮汐问题非常突出,“一到中午和晚上,大量单车堆积停放,严重影响其他行人和车辆通行”。
统筹管理者、企业方和市民三方需求及力量,今年6月,北林路办事处摸索出一套快速响应机制。白璐介绍,办事处联合共享单车企业打造“共管示范街道”,通过大数据平台,对单车使用规律进行画像,同时接收管理者的指令和用户实时诉求,形成运维管理任务,分派给工作人员,实现快速、精准调配单车。
此举既减少了车辆淤积,让市民有车可骑,也更符合企业的经营利益,基本实现了“三方共赢”。白璐介绍,试行以来,辖区内单车淤积问题得到很大改善。
参与企业表示,目前正考虑与郑州市更多街道开展合作,希望能通过三方共管共治,为共享单车健康发展寻求突破口。(记者孙静)
海南自贸港建设步伐稳健向前:2021年前11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8%,其中外商及港澳...
1月1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2021年,该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495亿元,购物人数672万...
显然,‘东承’跨江发展是中山未来的主攻方向。但‘西接’与‘东承’是...
1月4日,大冶召开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全市八大行动动员会,吹响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企业、科技创新...
沪渝蓉高铁,长江经济带上的高速铁路大动脉,串联我国东中西部,重要性不言而喻。位于荆门境内的沪渝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