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巴马镇三红蜜柚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蜜柚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浓浓柚香。
“基地共有300亩地,每亩产值大约6000斤,整片果园今年就有180万斤产值,收入就是200万元左右。”基地负责人陈代应正组织工人们采摘柚子。“在深圳帮扶下,基地探索‘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很多村民通过在基地务工增收致富,日子越过越好!”陈代应说。
巴马县的“丰收甜”,是深圳帮扶一线的幸福画面。9月23日秋分,中国迎来一个特殊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也是全面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后的第一个丰收节。
9月至10月,深圳携手对口帮扶的8省(区市)60县,共同举办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深圳金秋消费帮扶季活动,在深圳帮扶一线,城乡共庆丰收节,赋予乡村振兴“圳能量”。
“山海相连”共享丰收喜悦的背后,深圳正以先行示范区的担当作为,发挥科技创新和市场化优势,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全面推进深汕合作区乡村振兴,汇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磅礴力量。
标准“进山”科技“下地”
在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驯乐苗族乡,水稻进入一年一度的丰收季。依山起伏、层层叠叠的梯田中,村民正在金黄色的稻田里收割稻谷,机械轰鸣声在山谷回荡,这是农民丰收的生动注脚。
丰收节的喜悦,源自深圳着力探索可持续消费帮扶模式的坚实举措,通过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格局,打通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
让标准“进山”,深圳将消费帮扶突破点放在源头上,打造供深基地,培育“圳品”。“深圳标准”进山,产业基地规模生产、标准化输出并完善加工仓储配套化,有效推动农产品产业链向高端、高价值延伸。深圳产出百色芒果、大化七百弄鸡、田阳小番茄、环江沃柑、巴马香米等一批知名产品。
让科技“下地”,在新疆,正在实施的“海水稻国家生态粮仓”计划,可以让高盐碱地种植水稻。中农海稻(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记磙告诉记者,种植海水稻3到5年后,中、重度盐碱地可以改良为可供一般农作物生长的良田。“这种具耐盐碱、抗病虫害、抗倒伏等优良性状的水稻成为中国粮食增产的新希望。”
用科学知识托起乡村振兴,托起现代化的中国。深圳从打造牦牛改良、海水稻等科技品牌,到试行区块链技术对农产品安全溯源,科技正为消费帮扶打开全新想象。
让消费“上线”。汕尾皇家香米、连平鹰嘴蜜桃……最近,深圳对口地区消费帮扶好产品100强以及400款好产品,在“圳帮扶”平台上成为热销爆款。在帮扶产品销售渠道的搭建上,深圳正在进行消费场景重构以及数字化探索,极尽所能拓展销售供应网络。在线下,深圳海吉星农批市场内坐落着全国最大的市级消费扶贫中心,“1+10”市、区消费扶贫中心和消费帮扶专区、专柜全面铺开;在线上,“圳帮扶”“电商联盟”等平台全面架构。
“深圳是中国帮扶版图上的一个典型城市”
消费帮扶的“特区实践”,考验城市智慧,更彰显城市担当。作为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深圳始终把“感恩改革开放、回报全国人民”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用心用情投入帮扶事业。
深圳市委党校副院长谭刚认为,深圳帮扶工作有内生化特点,深圳很早就将帮扶工作转化成跟深圳自身发展紧密结合的方式。消费扶贫就是内生性的一个突出表现,深圳通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建设农产品供深基地,开展“圳品”认证,线下打造“1+10”市区两级消费扶贫中心,线上打造“圳扶贫”等创新探索,有力推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实现更好内循环。
深圳正汇聚起消费帮扶的政企合力和社会共识。日前,深圳发布《城乡共庆共享丰收节赋予乡村振兴圳能量——中国农民丰收节·深圳金秋消费帮扶季倡议书》,号召深圳全社会深入倡导消费帮扶、持续引领消费帮扶、积极践行消费帮扶。
谭刚表示,深圳坚决扛起先富带动后富的重责大任,彰显了强大的政治担当力;真情实意投入对口帮扶,彰显了强大的情怀驱动力;始终高扬特区精神气质,彰显了强大的观念引领力。“深圳是中国帮扶版图上的一个典型城市。”谭刚说。(●南方日报记者戴晓晓)
海南自贸港建设步伐稳健向前:2021年前11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8%,其中外商及港澳...
1月1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2021年,该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495亿元,购物人数672万...
显然,‘东承’跨江发展是中山未来的主攻方向。但‘西接’与‘东承’是...
1月4日,大冶召开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全市八大行动动员会,吹响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企业、科技创新...
沪渝蓉高铁,长江经济带上的高速铁路大动脉,串联我国东中西部,重要性不言而喻。位于荆门境内的沪渝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