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从广州市区到南沙,坐船再坐车要一整天,现在坐十八号线只需要半小时,非常便利”,46年前到万顷沙插队的老知青李盛仁感慨道。9月28日,最高运营时速达160公里、被称为粤港澳大湾区最快地铁的广州地铁十八号线首通段正式开通运营,李盛仁和同为知青的张小玲品尝了头啖汤,半小时就回到了万顷沙看望老朋友,感受到了高速地铁带来的幸福感。十八号线首通段自南沙万顷沙至天河冼村,全长58.3公里,设站8座,实现南沙副中心至广州中心城区30分钟的时空目标。
在同一天,广州东至花都天贵城际铁路项目也正式开工,线路起于十八号线的广州东站,止于花都花城街站,全长39.6公里,建成后将与十八号线贯通运营,未来规划进一步向南延伸至中山、珠海。
最快的地铁,更快的广州。新线开通后,广州地铁运营总里程达到589.4公里,为经济社会注入更强大的驱动力。58.3公里,也许是广州轨道交通24年发展史的一小步,却是“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的一大步。
回首披荆斩棘,砥砺奋进的建设历程,前无经验可以复制,广州地铁的建设者们,是如何在探索中跑出广州速度,创下国家示范?
快速
上下同心,快马加鞭
在特大城市里建设地铁,其工程之难,首先在于拆迁难。十八号线建设快得益于沿线众多居民的理解和支持,他们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征(借)地,拆迁快为线路的全面开工提供条件。“虽然要搬走很舍不得,但听讲这条地铁速度很快,以后南沙去天河只需半小时,全家都支持地铁开工。”有南沙区珠江街的街坊对笔者说。
作为贯穿南北的大动脉,十八号线首通段途经之处既有池塘浅滩、农田果园的农村,也有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闹市,如何制定稳妥的用地方案,确保不影响市民生活的同时,为地铁施工提供足够的工作面,成为了地铁建设先行者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政府+地铁+参建单位”协调推进的方式,使涉及线路建设的征地拆迁、管线迁改、交通疏解等难题逐个破解。
2017年8月17日,南沙开发区土地开发中心、明珠湾区指挥部率先向地铁施工单位移交了6万多平方米的场地,用于地铁十八号线横沥站的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成为全线首块移交的场地。
2017年10月31日,十八号线在番禺广场站施工现场正式宣告动工。随即,全线多个工点陆续开始攻坚,为全面施工创造条件。
地铁十八号线陇枕停车场占地2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面对巨无霸项目的用地需求,广州地铁及施工单位成立前期工作攻坚小组,由党员干部带队多次与村民进行沟通,依法依规签订了房屋及地上附着物补偿安置协议,并帮助村民进行搬迁安置,为停车场项目的全面施工奠定了基础。
位于天河区珠江新城繁华地带的地铁十八号线冼村站,其南端盾构井施工需占用冼村路东侧和居民小区门前用地,并对冼村路东侧和兴盛路进行局部交通导改。
“地铁施工要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广州地铁女工程师张莉多次组织进行现场查勘,不断优化协调,全面考虑行人通行、店铺正常营业等细节,赢得了商铺经营者和周边市民的支持。为降低冼村路围蔽施工带来的影响,张莉还细心地组织各方专家,对围蔽后的车流状况进行模拟,并多次与交警、交通疏解专业队伍进行方案研究,寻找最优解。经过前后10个月的准备,冼村站施工围蔽顺利完成。
克难
9次下穿河流、5次下穿既有地铁线
“移交一块场地,就施工一块场地”。前期工作在推进的同时,施工也在密锣紧鼓地进行着。建地铁是个精细活,只有智勇双全,才能战无不胜。地铁建设者们见缝插针,与时间赛跑。
十八号线首通段南起南沙的万顷沙,向北途经横沥、番禺广场、南村万博、沙溪、龙潭、磨碟沙至冼村站,全长58.3公里。全线共24个盾构区间,采用直径8.8米的大直径盾构机掘进。线路区间内地质结构十分复杂,盾构施工中,需先后9次下穿河流水系、5次下穿既有地铁线路,施工难度和风险管控压力非常大。
挑战当前,地铁建设者们选择迎难而上。
为确保地铁施工安全,广州地铁联合参建各方成立了盾构工程施工管理小组,根据不同区间的施工风险制定方案。十八号线磨碟沙至冼村区间全长3公里,盾构机掘进过程中,需要先后下穿珠江啤酒博物馆、有轨电车、猎德大桥、珠江前航道、既有地铁五号线、珠江新城16号地下通道等重大风险源。其中盾构机长距离(约1612米)、小半径(600米)、S弯(两次转弯)下穿珠江水系,在广州尚属首次、国内罕见,工程技术难度、施工水平要求、施工风险系数、外界环境敏感度在国内同类型施工中首屈一指。
为确保下穿施工的安全,广州地铁青年工程师袁梦和技术团队提前进行地质补勘和盾构机改良,以适应复杂的施工条件,并在珠江堤岸和猎德大桥前后布控了多个高清摄像头,对大桥主塔和桥面实施全自动化监测,实时显示盾构机的准确位置,做好同步注浆加固。盾构下穿珠江期间,袁梦每日都要多次往返地面及隧道内,累计行程超过一百公里。一个多月后,盾构机破洞而出,标志着地铁首次完成长距离小半径下穿珠江。
除了过珠江,地铁建设者们还要确保近距离穿越已运营地铁线路的安全。位于天河区冼村路下方的配线暗挖段全长244.4米,为单一双洞一层结构,最大跨度25.4米,高度11.8米,暗挖断面更是达到了267平方米。为了降低风险,地铁建设者对施工方案进行了量身定制——在暗挖隧道施工中分三个小导洞分别开挖,每个小导洞断面约30平方米,减少了大断面施工的塌方风险。
地铁建设者们攻克地质条件、社会环境带来的施工困难,顺利完成了下穿三、五、七、八号线等既有线路,下穿横沥水道、珠江前航道等大型水道,让42台盾构机安全穿越。
创新
打造国家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示范工程
作为国内首条全地下160公里时速的地铁,十八号线的建设无疑是探索创新的过程,从新一代操作系统到刚性接触网供电系统和单相组合式同相供电技术,从高速等级CBTC列车信号系统,到大带宽光传送网络及云平台搭建通信系统,一系列新技术新工法新设备的应用,使广州地铁十八号线打造成为国家级市域快速轨道交通示范线性线路。
2021年3月7日,十八号线成功完成逐级提速试验,运行最高速度达到176公里/小时——刷新了国内全地下轨道交通运行的最高速度纪录,达到工程设计速度的110%,充分论证了运营安全裕量,将来能更好地保障行车安全。现场监测数据显示,列车试跑过程中,轮轨关系、弓网关系均符合行业规范要求,其中车辆平稳性、轨道质量指数、接触网平顺性等指标居国内领先水平。
时速176公里的背后,是可靠的轨道和供电系统。
在轨道方面,十八号线轨道工程优化并使用了钢弹簧浮置板轨道减振系统,单块预制板包括了8组双筒内置式隔振器与4组共享式隔振器,极大增强了稳定性。十八号线还应用了双块式轨枕整体道床和隔离式减振垫浮置板,确保施工质量、提升施工效率、节省投资,并将在运营期大幅度地减少维修工作量和维修成本。
在供电系统中,十八号线全线采用的是27.5千伏全刚性接触网,填补了国内高速度等级刚性接触网应用的空白。十八号线还是国内首次在160公里时速等级上应用单向组合式同相供电技术的地铁线路,实现了再生制动能量回收利用、降低能耗,进一步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
智慧
最快地铁线装上“最强大脑”
广州地铁十八号线将给市民出行带来更智能的体验。
在乘车前,乘客可以通过广州地铁官方App,了解到未来15分钟、半个小时及一个小时的客流情况,以及首末班车时刻、是否有客流控制或突发延误事件等关键信息,提前规划合理出行路线。
进站时,乘客将体验到智慧化的自动售检票系统,实现出行无感过闸,全线的闸机均为人脸识别闸机,支持刷脸进刷脸出。乘客可在十八号线车站的智能客服中心完成人脸注册,与广州地铁App乘车码绑定,当乘客需要转乘到广州地铁其它线路车站时,可使用同一账户的广州地铁App乘车码刷码出闸。
进入到站台后,乘客可通过车站站台的显示屏幕,了解实时的列车拥挤度,前往比较宽松的车厢候车,提高乘车的舒适度;到站后,乘客还可以通过广州地铁App了解地铁与其他交通工具的接驳指引和站外导航等服务,让出行衔接更高效。
实现乘客智能出行功能,是通过广州地铁集团与腾讯公司开发的穗腾OS系统。
作为业内首创的基于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的新一代轨道交通操作系统,穗腾OS真正实现了轨道交通设备和系统的互联互通,为全时空精准便捷的乘客服务和全景式安全高效的运营管理提供支撑。
穗腾OS解决的是更安全可靠、更高效便民、更节能降本的问题。
据了解,穗腾OS实现了地铁车辆、供电、信号、轨道、接触网、扶梯等涉及群众生命安全的关键系统设备智能运维,通过设备状态数据的实时采集及大数据处理技术,对设备系统进行智能诊断及异常预警和故障告警,对设备状态进行预测分析、健康状态进行评估,为运维人员检修设备提供决策支持,保证了行车的安全可靠性,保障了乘客出行安全。通过全覆盖式视频监控及人工智能算法,十八号线实现了车站人员聚集及异常的判断,全面提高车站的运作效率和安全管理。
针对近期市民较为关注的地铁防洪防涝方面,穗腾OS可通过地铁沿线关键风险点的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控水位状态,自动感知水位报警并一键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可以快速联动车站广播、乘客信息显示屏、闸机、电扶梯等乘客服务设备设施,有序引导乘客紧急疏散,确保应急调度指挥高效的同时,进一步保障了乘客的生命安全。
未来可期
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规划》,广州地铁十八号线将南拓北延,向南延伸为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际铁路连接中山、珠海横琴,向北延伸为广州东至花都天贵城际串联广州东站和白云国际机场,形成大湾区南北的“轴带支撑”。
广州地铁表示:“将在轨道交通规划、建设与运营上主动承担‘提速广州、主导湾区、引领行业’的使命,展现新时代地铁人应有的责任与担当。紧密联动佛山、东莞、中山、珠海等周边城市,积极推进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加快构建大湾区1小时工作圈、生活圈、朋友圈,抢占大湾区发展机遇,努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和交通强国建设上走在前列。”
广州市社科院原高级研究员谈锦钊认为,地铁为广州城市现代化提速提质,经过20多年开发与努力,广州成为地铁建设与管理的标兵,高效舒适的地铁已经成为广州的一张城市名片。特别是像这次准备开通的万顷沙到冼村段,实现市中心到南沙只需要30分钟,人民群众将依托地铁方便出行,未来可以选择通勤时间短、环境优美、学校医疗等配套完善、但楼价又能接受的置业定居点。
战略轨道:
智慧建造
引领全国
开创历史
这是一条承担着新时代新使命的战略线。广州地铁十八号线的建设,充分响应并支持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交通强国战略、有力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促进南沙新区、自贸区国家战略的实施。作为城市发展的交通重点项目,南联南沙,北系广州中心区,是促进南沙区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是城市南拓发展策略的强力支撑,它从建设之时,就定位为南沙快线,可以实现南沙新区至中心城区30分钟的时空目标,大大拉近南沙与市区的时空距离。
这是一条国家技术创新示范线。作为目前国内时速最高的全地下地铁线路,十八号线率先应用了多个国内首次:国内首次在地铁线路中采用基于工业互联网与物联网的轨道交通操作系统穗腾OS;国内首次在160公里/小时市域快线采用刚性接触网供电系统和单相组合式同相供电技术;国内首次采用高速等级CBTC列车信号系统;国内率先采用大带宽光传送网络及云平台搭建通信系统,借助云计算、大数据、宽带无线通信等先进技术,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为乘客及运营人员提供多维度、全息化的通信服务。
这是一条创下广州地铁建设速度新记录的线路。从2017年12月1日首个开工工点横沥站地下连续墙施工,至2021年9月28日首通段建成开通运营,历时仅3年又10个月,在“地质博物馆”中如此快地完成建设,无疑汇集各方的大力支持,凝聚着建设者的智慧和付出。
这是一条民生发展线。十八号线不仅是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走廊,更能够大大缓解全国客运量最大线路地铁三号线的客流压力,因此备受市民关注,先后入选2021年度广州十大民生实事,纳入广州市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在建设过程中,地铁建设者们坚持“打开大门建地铁”,积极与周边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活动,取得市民的支持。而从车站入口处的口袋公园、车站内现代科技感、智慧感和品质感的装修,地铁建设者们的精雕细琢,也必将给乘客提供更优质的乘车体验。(撰文:谭超许坤杰温美春陈虎辉)
海南自贸港建设步伐稳健向前:2021年前11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8%,其中外商及港澳...
1月1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2021年,该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495亿元,购物人数672万...
显然,‘东承’跨江发展是中山未来的主攻方向。但‘西接’与‘东承’是...
1月4日,大冶召开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全市八大行动动员会,吹响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企业、科技创新...
沪渝蓉高铁,长江经济带上的高速铁路大动脉,串联我国东中西部,重要性不言而喻。位于荆门境内的沪渝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