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菜市场就怕打湿鞋子,没想到环境这么整洁。摊位划分明确、菜品齐全、价格便宜,非常方便。”今年25岁的吴女士是肇庆市端州区中心市场附近的上班族,她一直不喜欢污水横流的农贸市场,宁愿绕远路去超市,如今市场旧貌换新颜,让她也爱上了在“家门口”买菜。
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是重大民生工程,是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九大行动”之一。肇庆市原有农贸市场197家,部分市场由于建成时间早,存在设施陈旧,环境脏乱差,管理粗放等现象,成为城市文明的一大短板。
近年来,肇庆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农贸市场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重要部署和要求,紧紧抓住党委政府这个关键点,以落实层级责任为抓手,突出一个“实”字,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全力推动农贸市场综合治理的有序开展,实现了农贸市场的华丽转身。
市场旧貌换新颜
早晨十点半,肇庆市端州区中心市场门口熙熙攘攘,大型LED显示屏上公示肉菜价格、疫情防控指引、文明诚信经营等信息。走进市场内部,让人眼前一亮,过道宽敞整洁,功能分区清晰,水产、熟食、鲜肉、蔬菜等摊位设置有序,地面干燥整洁,市场内每日还有专人清洁消毒,让人顿时颠覆了对传统菜市场的印象。
“过去到菜市场买菜有‘三怕’:怕湿鞋子、怕捏鼻子、怕缺斤短两。新市场干净卫生、货品齐全,停车的位置也足够大!”今年50岁的路先生是端州区东江市场的老顾客,是市场嬗变的见证者,也是受益者。
除了建筑更牢固,环境更整洁之外,端州区东江市场设施也更加完善。市场大门多了公益广告栏,还设置了服务台、饮水机、公平秤、母婴服务区、广播系统、公共厕所等便民设施,为群众提供了舒适的购物环境。
如今的东江市场,早已不像以往污水横流。在水产区,商铺都统一架高了5厘米,每个商铺都有市场统一配备的垃圾桶,鱼鳞鱼肠等垃圾不再堆积;地面上还多了一层镂空地毯,防湿、防滑、耐磨;商铺和地面中间是下水道,废水可以直接流走。在市场的一侧,每人每天还可以免费领取6个可降解的环保塑料购物袋。
然而2017年之前,多数农贸市场并没有这样光亮。如今,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不仅提升了顾客的购物体验,也提升了市场经营户的满意度。
“以前顾客总是骑车进入市场随意停下买东西,即买即走,车辆乱入影响大部分顾客购物,市场也是乱哄哄的。”甘先生在端州区东江市场改造提升之前就开了干货铺,“新摊位加装了电扇,重新漆了砖、统一了颜色外观,每月租金1000来元,市场通风,冬暖夏凉,采光条件也很好,非常舒适!”
“我们通过银行贷款、自筹资金对市场基建投入1500万元左右,改造投入50万元左右,目前差不多已经回本了。”东江市场负责人覃先生表示,改造前市场的商铺入住率为80%,现在已经达到98%。
据介绍,之前东江市场每天客流量只有几百人,现在每天有3000人左右。再加上周围配套设施完备,现在甘先生的干货铺收入也翻了番。
肇庆市农贸市场经改造提和综合治理后旧貌换新颜,彻底告别“脏乱差”,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创新管理机制实施“一场一策”
小市场、大民生。农贸市场作为城乡居民“菜篮子”供应的主渠道,不单是一个经济活动场所,更是一面折射社会热点与管理难点的“透视镜”。
10月26日早上8点,端州区中心市场副场长刘振波在微信群里召集城管、环卫等多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在市场门口集合,他们即将出发对市场周边占道经营、车辆违规停放、卫生保洁等行为进行巡查。
“我们碰到的难点就是如何保持市场的市容卫生,市场秩序和文明行为规范,发现有问题要求立即开展整改,比如有垃圾的立即清理、有不文明现象的要进行劝导并开展文明宣传等。”刘振波表示,现在对市场的检查已经进入常态化,围绕乱扔垃圾、占道经营、车辆乱停、基础设施破损等问题巡查,努力扭转农贸市场及周边“脏乱差”形象。
据了解,肇庆市实施“场长制”“五个一”网格管理工作机制。由挂点镇(街)的县(市、区)班子副职担任场长,镇政府(街道办)负责人任常务副场长;建立“五个一”(公安交警、城管、市场监管、环卫、社区)联动机制并在市场显眼位置公示,对农贸市场实施综合网格化管理。
副场长作为直接责任人,负责组织对农贸市场及周边的市容卫生、经营环境、交通秩序进行专项整治,每周两次深入农贸市场进行全面检查,协调社区及其他成员单位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
“五个一”则建立了区域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尽其责的农贸市场综合治理机制,实现农贸市场区域管理网格化、联系常态化和服务多元化,及时有效解决农贸市场环境清洁、周边交通、消费纠纷、治安隐患等问题,打通政府部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用制度管市场,让监督生动力。肇庆市市场监管部门还制定了《肇庆市2021年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和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文件清晰规定各级政府、各级相关职能部门和市场开办者的责任,推动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制发任务分解表,将综合治理工作细分为62个子项目,逐项明确主责部门,真正做到齐抓共管。
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坚持实事求是,实施一场一策。在逐一排查梳理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因场施策地督促指导市场开办者按指引要求开展改造提升工作。
以高新区润丰生鲜街市为例,这里之前的经营规模小,市场内只有几档商户。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引导其在保留传统业态的前提下,迎合社区消费模式创新发展,将市场转型升级为超市,为周边居民提供了更加舒适的购物环境。建于1983年的中心市场,场内商品种类繁多。自2010年前后就已开始改造,近几年则陆续投入资金进行调整对瓷砖和玻璃、售卖窗口等进行统一处理,逐渐规范起来。
此外,还建立了包括食品安全、价格、计量、消费维权等系列规范管理制度;部署建设市场计量管理信息化系统,消费者可扫描二维码便捷获取商品价格、计量等信息,实现一键维权和满意点评,营造放心消费,达到消费者和商户共赢。
高要区菜丁城西市场试点上线“数字监管信息化系统”,打通政府监管部门、计量强检机构、市场主办方、场内经营者、消费者等各方信息屏障,营造诚信经营的良好氛围,受到当地市民的广泛好评。
■一线声音
“逛菜市场就像逛超市”
“我对东江市场的印象非常好,觉得这里干净又规范,以后还会来购买。”早晨十点,市民莫小姐在东江市场附近取药,路过市场就来购买一些排骨。“从前卖肉的商家衣服都很脏,到处还都是垃圾,现在垃圾不乱丢,衣服也很干净,周边的卫生也非常整洁,地面也无水,和进超市的感觉差不多,价格比超市要便宜,蔬菜和肉类也更新鲜。”
50岁的路先生是东江市场的老顾客,家住附近。在他看来,改造后的市场环境变得更加卫生了,而且停车场也足够大,开车过来会有足够的位置停车。
于2016年开业的东江市场,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每天往来的消费者众多,客流量大,如今经过改造提升,建筑更加牢靠、环境更加整洁、布局更加合理、设施更加完善。
“今天的烧腊够味!”在端州中心市场周边生活20多年的罗先生每天下班都会来菜场买菜。拿到烧腊后,罗先生扫描二维码,给店家支付了20元。
“我从小就害怕路过菜市场,尤其是卖生禽的地方,很脏很臭,总是看到鱼的内脏和污水随手泼在路边。”罗先生对小时候跟奶奶买菜的场景还记忆犹新,“市场旁边总是摊位杂乱、污水横流、水泄不通,不仅行人行走不便,车辆也无法通行。”
建于1983年的中心市场,占地面积7307㎡,规划固定铺档位260个,从业人员700多人。场内商品种类繁多,基本包罗市民日常生活所需。由于该市场是自收自租,商户不需要投钱,市场的收入都用来重新投入到市场中。
“现在摊贩都已经入市经营,不许摆放在路边;蔬菜、肉类也都分门别类,比较统一,特别是污水和垃圾都统一管理,不存在随意丢弃的现象。”罗先生表示,以前是买完菜就溜了,现在更愿意在菜场多逛一会。
除了菜场内部更加干净整洁,菜场周围的配套设施也更加齐全。罗先生介绍,家附近通往菜市场的路上有个斜坡,最近也加装了扶手,奶奶去市场时的安全系数更高了。再加上市场就在老城区,老人比较多,现在市场内路平了、地不滑了,一点不用担心老人家会滑倒。(南方日报记者梁洁 通讯员林伟志肖宇程彭景亮)
海南自贸港建设步伐稳健向前:2021年前11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8%,其中外商及港澳...
1月1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2021年,该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495亿元,购物人数672万...
显然,‘东承’跨江发展是中山未来的主攻方向。但‘西接’与‘东承’是...
1月4日,大冶召开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全市八大行动动员会,吹响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企业、科技创新...
沪渝蓉高铁,长江经济带上的高速铁路大动脉,串联我国东中西部,重要性不言而喻。位于荆门境内的沪渝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