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快讯 > 正文

暑期旅游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78% 高考生为暑期经济注入活力

  • 2021-08-11 16:05:19 来源:国际商报

随着暑假的持续,暑期经济也在逐渐升温--1078万高考生消费群体、长达3个月的假期,以及高压过后的“嗨玩放松”心态,为暑期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消费活力。

又是一年毕业季,来一场关于青春的毕业旅行成为考生们最为青睐的放松方式。数据显示,6月10日-7月30日,高考毕业生及同龄用户群体的旅游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78%,同期高考毕业生的酒店订单量同比上涨超三成。

高考一结束就和同学相约到厦门毕业旅行的刘然至今仍兴奋不已:“作为学生,我们的吃住相对节俭,但是跟朋友在一起就是最好的时光。我们在火车上做游戏,在厦门的海边踏浪,还互送了许多当地的小纪念品,每天嘻嘻哈哈穷开心,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期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有所反弹使暑期出行受到影响,旅游消费有所下降,但这也带动了“数字消费”的增长--美食无接触配送、生鲜专属送货、网络直播上课、健身在线教学、直播下单……以电商台、内容台、直播电商等“数字经济”为代表的线上消费,正在延续这个暑期消费的热度。

值得一提的是,手机、电脑、蓝牙耳机、智能手环等高科技电子产品正在成为“准大学生们”入学前的“标配”。某电商台的消费数据显示,高考结束后,该台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迅速升温,高考结束首日数码产品销量比前一天上涨超210%。

京东“618”大促期间,随着“Z世代”消费潜力的释放,高端笔记本电脑成交额同比增长145%,精准满足个化需求的游戏手机累计成交额同比增长5倍,新国货手机成了手机市场的宠儿。

北京市民张女士告诉国际商报记者:“我答应孩子高考结束后给他买一台笔记本电脑。在这之前我已经关注了好几个直播间的促销活动,挑选对比了几个品牌,最后在直播间下单买了一台华为的笔记本电脑,家中有闲置的旧款还能够以旧换新,用于新机购买的直接抵用,优惠力度不错,网上下单也很方便,不必在大热天奔波,在家坐等送货上门就行。”

在张女士看来,购买电子产品不仅是给孩子多年付出的一个奖励,也是对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的激励,电子产品已经逐渐渗透到学生的学业和课程当中,可以说是入学前的必要投资

这个暑假,“数字消费”发展风头之劲,也离不开从部委到地方的激励与引导,各方正密集出台鼓励政策和措施,积极打造新型消费新增长点。

商务部日前发布的《“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提出,培育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多业态聚合、多场景覆盖为特征的新型消费,打造消费新增长点。发展商品消费新模式,鼓励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等发展。

7月23日,北京启动智能消费节和信息消费节,活动将持续到9月底。其间,全市10余个重点商圈、300余家品牌企业、2000余家门店开展百余项促消费活动,多家企业联手发放10亿元智能和信息消费券。

8月7日,历时两个月的成都数字生活消费节落下帷幕。引人注目的是,消费节举办期间,成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003.16亿元,网络零售额增幅明显,达899.72亿元,同比增长28.21%,电商直播交易额52.83亿元,直播观看人次达1.62亿。

云徙科技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包志刚表示,当前中国是全球网络零售第一大市场,数字经济规模全球第二。随着2020年人均GDP跨越1万美元大关,中国正式进入消费水全面提升的全新阶段。在今后5~10年中,不断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数字原生Z世代”、消费“潜力股”银发族等新消费人群,与教育消费、文娱体育消费、智慧生活消费、绿色消费等新消费增长点,以及社交、电商、直播等数字消费渠道相结合,将带来复杂多变、快速迭代等挑战,为广大企业提出了数字化转型的新课题、新任务。(记者 白舒婕)

标签: 消费活力 旅游产品 消费群体 放松方式

推荐阅读

东莞不断创新畅通公众参与基层治理途径 居民共治从“为民做主”到“由民作主”

最近,东莞再次上演了同心同行抗疫感人的一幕幕。在一群群逆行者中,除了人们熟悉的党员干部、医护人员...

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 更多企业迈上“云端”将是大势所趋

我国通信技术迭代和数字经济发展正迈入新阶段。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

英德市税务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为乡村振兴贡献“税”力量

1月10日,英德市税务局组织团员志愿者前往英德市浛洸镇张陂村开展爱心助农振兴乡村志愿服务活动,为张陂...

江门将建成全球华侨华人服务中心 深入推进“六大工程”,持续改善民生

深入开展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工作;推动开通中欧班列和东南亚货运班列……记者1月12日从江...

南岸区全面深化河长制成效显著 “河长制”推动“河长治”

深冬时节,寒风拂面。在南岸区江南新城的苦竹溪河畔,生态优美的自然景观让过往市民心旷神怡。这里不仅...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经济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