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快讯 > 正文

叶县工业投资增速40.5% 坚持项目为王推动早签约早落地

  • 2021-08-12 08:13:39 来源:河南日报

“三轮车出口销售突破6.1万台,同比增长53.13%,实现出口创汇5581万美元,同比增长71.88%。”日,河南隆鑫机车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周海留向记者透露,该公司交出了一份优秀的上半年“答卷”。

隆鑫公司出口的逆势增长,正是叶县工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上半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6%,特别是工业投资增速40.5%,远远高于全省、全市增速。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叶县工业投资何以逆袭?

坚持项目为王

以大招商推动早签约、早落地

8月7日,在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华博润聚氨酯项目施工现场,吊装机、挖掘机机声轰鸣,工人们头顶烈日在22米高空焊接立柱、铺架钢梁。

现场,该公司技术负责人李康对项目进度颇为满意:“前期招商、洽谈、立项、开工,各个政府部门都为我们提供了‘一对一’服务。项目总投资9000万元,5月正式动工,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35%,预计11月就能完工。”

不仅是华博润,在不远处投资2.7亿元的尼龙城印染中心高标准厂区、总投资约6亿元的织造产业园标准化厂房、投资2.8亿元的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均是一派火热的建设场面。

项目为王,招商为要。分析叶县逆势破局的“关键之钥”,代县长文晓凡认为,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县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天字号”工程,以大招商推动项目早签约、早落地。

今年以来,叶县以服务千亿级中国尼龙城建设为抓手,依托境内顶山尼龙产业集聚区和叶县产业集聚区两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立足尼龙新材料、制盐盐化工和聚碳材料、装备制造、清洁能源等主导产业,聚焦生物医药、资源循环利用等新兴产业,持续完善产业、企业、产品、研究机构“四张图谱”,深入开展国家级科研机构、专家和人才、知名企业、行业协会“四个拜访”,全力招大引强,完善产业链条。目前,两个产业集聚区已签约天晟瑞能5万吨功能聚酯、蔚源生物科技8500吨药物中间体等52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78亿元。

仅上半年,该县就签约项目76个,正在建设项目68个,即将开工项目16个,拟于期签约项目12个,对外发布招商项目30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115亿元,同比增长110.6%,实际利用境外资金3100万美元,同比增长132%。

合力助万企

推动项目早开工、早投产

项目不仅要招得来、落得下,还要扶上马、送一程。煤神马聚碳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年产40万吨聚碳酸酯项目是省、市重点建设工程。该项目一期工程投资28亿元,预计今年10月建成生产,年产值将达25亿元,利税4亿元。

由于市场行情看好,该公司上个月便着手准备二期项目,但融资所需的安监、土地、环保、社保等10项合规证明手续需要30天内办结。了解情况后,该县立即通过“万人助万企”快速反馈通道,交付给8个问题专班。

7月19日,叶县工商部门率先办结相关手续;涉及多个部门的4个证明手续,不到一周时间全部办结;7月30日,所有证明全部办理完毕。快捷高效的服务,不仅赢得企业点赞,更让二期工程有望9月开工。

重点项目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顶梁柱”“压舱石”。叶县坚持县级干部分包、联席会议、定期观摩评比等机制,44名县级干部担任首席服务员,分包100个重点项目,从洽谈签约、手续办理到开工建设、竣工投产一抓到底,对企业进行“保姆式”服务——清单式交办、台账式管理,首席服务员每月至少在每个分包项目现场办公一次,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每周深入产业集聚区一次,集中解决问题。

“保姆”式服务

推动项目建设早见成效

把服务做到极致,则是叶县项目建设快速推进的又一制胜法宝。

叶县绿网菌业有限公司是龙泉乡草厂村的一家村集体经济企业,其种植的褐菇主要面向一线城市中高端市场,十分俏销。

“现在正是褐菇盛产期,但特别缺采菇工。如不及时采摘,将面临巨大损失。”公司总经理张中良十分着急上火。

情况紧急,该乡乡长史旻明带头化身“采蘑菇的小姑娘”,带领15名机关干部支援采摘。3天时间,龙泉乡帮助企业组织采摘人员36人、采摘褐菇3200公斤,销售褐菇1560公斤,解了企业燃眉之急。

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目前,叶县企业开办、不动产抵押登记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缩到75个工作日以内。每月5日为企业服务日,集中解决问题,保障要素需求。同时,在抓好水电路气、污水处理、消防设施及公共管廊等基础建设的基础上,叶县还完成了消防站、专家公寓、职工公寓等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让企业“拎包”入驻。

正是依托贴心的“保姆”式服务,尽管面对疫情冲击,叶县经济社会发展仍取得较好成效,多项经济指标不降反升。2021年,该县纳入全省两类重点项目13个,总投资145亿元,年度投资66.3亿元。其中,重点项目开工率为92.3%,项目完成投资率为48%。特别是上半年,该县完成投资39.7亿元,工业投资增速更是高达40.5%,居顶山各县(市、区)第一。(记者张建新薛迎辉本报通讯员乔培珠)

标签: 逆势增长 工业经济 固定资产 施工现场

推荐阅读

东莞不断创新畅通公众参与基层治理途径 居民共治从“为民做主”到“由民作主”

最近,东莞再次上演了同心同行抗疫感人的一幕幕。在一群群逆行者中,除了人们熟悉的党员干部、医护人员...

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 更多企业迈上“云端”将是大势所趋

我国通信技术迭代和数字经济发展正迈入新阶段。1月12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

英德市税务局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为乡村振兴贡献“税”力量

1月10日,英德市税务局组织团员志愿者前往英德市浛洸镇张陂村开展爱心助农振兴乡村志愿服务活动,为张陂...

江门将建成全球华侨华人服务中心 深入推进“六大工程”,持续改善民生

深入开展便利华侨华人投资制度专项改革试点工作;推动开通中欧班列和东南亚货运班列……记者1月12日从江...

南岸区全面深化河长制成效显著 “河长制”推动“河长治”

深冬时节,寒风拂面。在南岸区江南新城的苦竹溪河畔,生态优美的自然景观让过往市民心旷神怡。这里不仅...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经济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