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线转向长湴公园长兴科技文化广场,面积约30平方米的两网融合点,设有资源回收站和垃圾桶清洗点,既方便居民,又方便环卫工人。“以前想找人收旧物不是很方便,价格也不透明,导致可回收物被随意丢弃。现在专门的回收点就在身边,回收旧物方便许多。”居民对于两网融合点的建设称赞不停。
少用一张纸、节约一度电、减少垃圾产生,正成为广州市民的自觉行动和文明习惯。为促进源头减量,环卫收运系统与资源回收系统的融合大大提高了资源回收利用水平,全市可回收物回收利用量达9000吨/日以上。
前端推动人员、场地、平台相融合,环卫保洁工人兼职可回收物的分类回收,推动回收站点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相衔接;中端推动物流融合,推动回收站点与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环卫垃圾房、垃圾压缩站相衔接,广州正按照以点串线、以线扩面的工作思路,坚持特色引领、示范带动,围绕垃圾分类投放处理、资源回收利用、两网融合、智能化管理、宣传动员、科普教育等内容,全力推动打造44条特点突出、特色鲜明的示范线路,已建成越秀区广九线、黄埔区黄陂新村线、番禺区大龙线、从化区西和村线等一批特色示范线路,成为展示广州城市综合功能“出新出彩”、提质增效的重要窗口。
今年以来,市、区已建成智能化网点320座,天河区员村新村、长兴科技文化广场和越秀区起义路等两网融合网点被打造成典型示范,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0%以上。同时,“穗回收”公众服务平台也做到可回收物应收尽收。
超前规划
为生态湾区贡献“广州经验”
从广州市中心出发,驱车40分钟就来到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园外翠山环绕,园内空气清新,这里是一家以固体废弃物处理为主题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近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等联合举办2021外国驻穗总领事馆“境美福山绿色环投”活动,组织27名外国驻穗总领事馆官员到广州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参观交流。
“没想到生活垃圾焚烧电厂完全不臭,还可以打造成这样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的旅游景区。”刚踏入园区,外国驻穗总领事馆官员就被眼前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不禁发出阵阵赞叹。
9月23日,广州市资源热力电厂二期项目点火试烧垃圾在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进行。这标志着困扰广州发展多年的“垃圾围城”问题正式解决。与此同时,广州又新增三个“国内第一”标签:国内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排名第一的城市;国内第一个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超大型城市;国内第一个实现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满足城市未来发展需求的城市。
广州,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之一,实际管理服务人口超过2200万。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广州,早就视“垃圾”为发展之路上的大问题。
如何破解“垃圾围城”?广州市委、市政府超前规划,作出了以循环经济产业园组团布局,在全市东、西、南、北、中5个方向布局统筹规划建设7个循环经济产业园的决定。
破解垃圾围城的布局,在今年取得重大突破。广州市资源热力电厂二期项目点火试烧垃圾,总处理能力超过3万吨。“根据测算数据,将完全满足‘十四五’期间以及未来一段时期广州市生活垃圾日产生量的处理需求。”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陶镇广表示,“在以后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只要市民群众‘分得出来’,我们的终端设施就能够‘处理得掉’。”
以人民为中心,超前规划建设,这是一个超大城市的担当和决心。广州市牢记初心、融入匠心,全链条、全方位、高质量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为现代化城市推进垃圾分类打造出了一个高水平的样板。
垃圾分类,需久久为功。作为超大城市的广州,在打好持久战的同时,又不断通过体制机制创新释放新活力,助力老城市焕发新活力和生态湾区建设。
■案例
全市行政村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
花都区赤坭镇竹洞村的生活垃圾分类保洁员张扬妹一早开着流动保洁车,绕着村子供腿脚不便的村民分类投放垃圾,收到厨余垃圾后拖运到中转站就地沤肥,实现厨余垃圾不出村,是竹洞村乡村垃圾分类创新实践的生动一幕。
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一项具体实践。一个个创新的举措、新颖的设计为广州乡村垃圾分类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径。
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领域,竹洞村是个“明星村”。2019年,该村创建了广州市级农村垃圾分类试点村。如今,垃圾分类已成为竹洞村的新名片。据统计,全体竹洞村民全部参与到垃圾分类,分类投放准确率已达70%以上。
竹洞村积极探索厨余垃圾沤肥的处理方式,实现了厨余垃圾不出村,利用村内沤肥点2个(100多个坑或沤肥缸),厨余生态箱1个,厨余垃圾微生物处理设备1台,实施厨余就地沤肥。2020年,竹洞村引进第四代餐厨垃圾微生物处理设备,利用电子设备在2个小时内对厨余垃圾实现微生物菌剂高效分解,分解率达99%,整个厨余垃圾微生物处理过程不产生污水和废气,没有污水和废气的二次污染。
花都区自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列入2020年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以来,用2年时间对143条达标村全面提升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完善资源可回收系统,解决可回收物收运最后一公里问题。
以打造花都区全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区为重点,广州坚持把垃圾分类作为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统筹谋划、一体推进。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村“回头看”,推动建设200条垃圾分类样板村,全市1057条行政村基本实现垃圾分类宣传动员、分类收集运输全覆盖,建成花都区竹洞村、从化区西塘村、增城区瓜岭村等一批垃圾分类示范村。
■展望
八项举措加速构建垃圾分类新发展格局
10月22日,广州市召开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推进会,会议通报了今年以来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成果,并对下一阶段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下一阶段,广州将主要采取八项举措,全力构建垃圾分类新发展格局:
1、持续提升投放环境。进一步巩固拓展“回头看”成果,着力加强垃圾投放点日常保洁管养,严格落实作业标准、规范和要求,确保每一个投放点有人盯、有人管、管到位,保持投放环境的干净整洁。
2、全面规范收运秩序。加快推进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一体化改革,严格实施“专桶专用、专车专收、专线专运、桶车一色”,进一步优化收运时间和线路,配齐配足分类收运车辆,严禁“混收混运”。
3、推进“两网融合”建设。充分利用桥下空间、现有环卫设施等资源,加大两网融合网点建设力度,补齐再生资源回收网点缺口。对已建成网点进行全面检视,理顺管理运行机制,打通“环卫网”和“回收网”堵点,构建衔接顺畅、运转高效的“两网融合”机制。
4、加大设施建设力度。统筹规划建设大中型生活垃圾压缩站,规范垃圾临时收集点(吊装点)作业管理。按照可回收物回收处理体系建设规划,加快启动资源化利用基地(园区)规划选址工作,进一步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5、抓好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坚持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结合乡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健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制机制,抓好基础设施配置,提升收运处置能力,完善资源回收系统,突出厨余垃圾不出村特色,进一步夯实“户投放、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体系。
6、强化考核执法监督。严格实施垃圾分类考核制度,以考促改、以考促进,全面压实责任。加强第三方评估,把问题发现在苗头、解决在萌芽,不断提升工作实效。加大执法力度,严肃查处不履行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责任、不分类投放、随意丢弃垃圾、混收混运等行为,树立法治权威。
7、推动分类习惯养成。紧紧围绕“提高公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推动群众习惯养成”目标,坚持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策划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主题宣传活动,深入实施“小手拉大手”知识普及和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8、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坚持科技赋能垃圾分类,发挥创新驱动作用,加强互联网、大数据、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应用,推进垃圾分类处理信息平台建设,加快实现全过程智能化监管,向信息化要管理方法、手段和效能,切实提升垃圾分类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南方日报记者马艺天冯艳丹)
上一页 1 2 下一页新年的钟声刚敲响,南沙企业沙多玛(广州)化学有限公司(下称沙多玛)的代表就在广州市贸促会的办证大厅里...
为持续推动十大行动方案落地见效,过去一年来,佛冈把建立健全全县大督查工作机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
宽敞平坦的沥青路面、栩栩如生的彩绘墙画、青瓦白墙的农家庭院、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驾车行驶在252省...
为贯彻落实《佛冈县贯彻落实〈清远市推动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方案〉的工作举措》,做好为群众办实事,造...
2021年10月12日起,武汉市掀起电动自行车交通秩序综合治理的高潮。2个多月过去,市民感受到明显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