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引进中国科学院院士岳建民,在保健食品、小分子靶向药物、功能化妆品等领域开展研发活动;鹤山市鸿图铁艺实业有限公司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殷国茂,开发具有清新城市空气和降解PM2.5功能的生态型铁艺产品等;江门市牵牛生化制药公司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欧阳平凯,开展生物转化法合成γ-氨基丁酸等技术项目研发……
近年来,院士们带来的“头脑风暴”和研究成果,正在侨乡的实验室和车间里发酵。作为“院士之乡”,目前江门已孕育34位院士,在全国名列前茅,分布于人文社科、物理动力、生物化学、医药卫生等多个学术领域,成为近代以来助力中国发展、改革的重要力量。
依托江门籍院士人数众多的优势,近年来,江门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好“院士牌”,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积极搭建与院士常态化交流对接的平台和机制,推动高端人才创新资源在全市聚集,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高地。
江门市科技局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江门已有11个院士科创平台,其中包括2个省级院士科创平台。自落户侨乡以来,上述平台与企业优势互补、紧密合作,开展产学研协同攻关,解决了一个又一个产业技术难题,推动转化了一批科研技术成果。
“下一步,江门将重点围绕全市产业创新发展需求,拓展深化与院士团队及其科研单位的对接合作,依托院士科创平台实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打造高水平的院士科创载体。”江门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创新引领
“最强大脑”破解产业发展难点
走进江门市药食同源资源开发与利用院士科创平台,一个个现代化的实验室分布在大楼走廊的两侧。在过去的几年里,院士团队的科研工作人员在这里对15种岭南药食同源植物进行深度研究与开发,希望从中发现新的化合物(结构),将来开发出更多防治疾病的健康产品或者药品,助力江门大健康产业发展。
纵观江门11个院士工作科创平台,其设立的背景均与当地特色产业紧密相关。依托院士科创平台强大的创新能力,这些产业面临的共性发展“痛点”得以顺利解决,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我们引进中国科学院岳建民院士后,设立了院士科创平台,并获批成为江门市创新科研团队引进资助项目,得到600万元的科研经费补助。”江门市大健康国际创新研究院院长助理吴日辉说,该平台成立后,主要研发保健食品、小分子靶向药物、功能化妆品等健康产品等,其中恩平簕菜、新会陈皮、牛大力、桂枝、素馨针等本地特色农产品成为重点开发对象。
院士科创平台为企业创新插上腾飞之翼,这样的案例还有不少。作为江门鹤山一家专门生产铁艺护栏的企业,广东鸿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图新材料公司”)是香港迪士尼、上海迪士尼、珠海长隆等知名项目的供应商。在过去二十多年里,该公司注意到传统铁艺护栏产品容易生锈、安全性能差的行业痛点,决心研发一款50年不生锈的护栏。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初步成果。但是成本实在太高了,不适合推向市场。”该公司董事长招景棉坦言。
转机出现在2018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殷国茂领衔的鸿图新材料院士科创平台成立之后,立即对上述研发难题进行技术攻坚,并迅速拿出了解决方案。“困扰我们多年的技术难题,院士团队仅仅一年多就帮助我们解决了,生产成本比原来节约了三分之二,让我们更有信心向市场推广新产品。”招景棉感慨。
而作为江门首家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广东汇海农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汇海公司”)也尝到了院士科创平台的甜头。该公司研发总监于旭华介绍,该公司通过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发团队,设立了院士科创平台,并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明确了多个研发方向,解决了不少关键技术难题。“其中,院士团队推荐的一个新配方,预计每吨饲料可帮助企业节省至少10元成本,每年可为企业节省成本超过1000万元。”
每年投入研发经费约1400万元,占营业利润的比例超过20%;与国内多家高校合作,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重视引进创新人才,组建一支近200人的研发团队……如今,在院士科创平台的推动下,汇海农牧已成为一家年饲料生产能力超过200万吨、年产值超过20亿元的大型农牧企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海南自贸港建设步伐稳健向前:2021年前11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8%,其中外商及港澳...
1月11日,海南日报记者从海口海关获悉,2021年,该关共监管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495亿元,购物人数672万...
显然,‘东承’跨江发展是中山未来的主攻方向。但‘西接’与‘东承’是...
1月4日,大冶召开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暨全市八大行动动员会,吹响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企业、科技创新...
沪渝蓉高铁,长江经济带上的高速铁路大动脉,串联我国东中西部,重要性不言而喻。位于荆门境内的沪渝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