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北京地区墓地代扫”“扬州清明代扫,可以代买祭品”……据3月27日《半岛晨报》报道,清明节临近,各网购、社交平台上提供有偿代扫墓服务的卖家多了起来。传统风俗逐渐“新潮化”的同时,也要提防其中存在的随意要价、诚信欠奉等行为和相关诈骗。
“坟前敬上三杯酒,万语千言付纸钱。” 清明节是一个慎终追远的日子,为先人扫墓则是一个具有仪式感的核心环节。近年来,由于时间或空间以及疫情影响等,部分逝者亲属不能亲自到场祭扫,形形色色的代祭祀“业务”应运而生。
对这类服务,争议颇大。有人认为祭奠亲人只能亲力亲为,请外人就失去了仪式感和“敬”的意味;有人抨击花钱雇人祭奠先人违背了清明节的初衷,是在对“孝心”明码标价。但也有不少人觉得,在人口流动大背景下,尤其又受疫情影响,一些人对扫墓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代客祭扫满足了这一人群的现实需求。
争议一时之间很难盖棺定论,但传统风俗逐渐“新潮化”的同时,消费者应警惕其中随意要价、诚信欠奉等行为,也要提防节日前后易流行的各类诈骗。比如,代祭扫收取一定费用无可厚非,但这种收费不能“狮子大开口”。有的代扫墓者会在现场打开视频直播——仅这一项操作就加收200元;“代倒酒、代聊天、代号啕大哭”开价高达1000元;有公司推出的“超值烧纸套装”,从108元至1998元,但实际上祭品价格通常是一二十元。
此外,一些清明期间的“时令性”骗局值得警惕。近期多地警方发布几项常见诈骗行为。如骗子编造某重名率较高的名字,谎称其去世并群发信息,有人误信又不方便求证,便会转钱“随份子”。
对各类关于清明节的所谓贴心、超值服务,消费者要多长个心眼,不仅要选择正规机构,而且要理性消费。心意是第一位的,花钱多少与心意几何不成正比。
近期,四川省消委会就发布消费提示称,近年来代客扫墓、代烧纸钱甚至代哭等祭扫服务存在随意报价却不去扫墓、通过直播转切镜头欺骗消费者等情形。可见,对于这种“新潮化”,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敦促相关商家和服务提供者,回到市场交易和服务的法治轨道上来。
“清明节,北京地区墓地代扫”“扬州清明代扫,可以代买祭品”……据3月27日《半岛晨报》报道,清明节临...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近日介绍,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中,将重点清理“色、丑、怪、假、俗、赌”...
3月28日晨,东南方天空上演神奇一幕:金星、火星和土星这三颗行星与一弯残月“同框”了,我国不少天文摄...
3月26日晚,湖北十堰,张女士发布了女儿妮妮在某幼儿园教室的一段监控视频,指控该幼儿园教师教唆全班同...
最近,河南郑州荥阳市的蓝山玖月小区,疑似因为物业与美团外卖骑手有矛盾”,骑手们对订单都再不配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