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21日讯(全媒体记者 范宏欢)“只要9.9元,1天能领200元”“每天补贴200元,59元保一年”……随着多个城市疫情反复和防控措施的持续,隔离险成为近期的热销险种。然而近日记者调查发现,一度成为社交平台网红的“隔离险”,正在陆续下架。有业内人士表示,赔付率较高、监管趋严是该类产品停售的主要原因。
多款“隔离险”宣布下架
所谓“隔离险”,一般为一年期以内的意外险,保费基本在百元以内,被保人若在保险期间被强制集中隔离,可以每天获得150元至1000元不等的津贴赔偿。受疫情反弹影响,“隔离险”产品投保简易、保障期间灵活、保费亲民,因而销量倍增。
然而,记者从多个保险销售平台了解到,之前热销的众惠相互惠无忧意外险已于3月17日22时正式下架;众安保险爱无忧意外险已于3月15日在自有平台、支付宝等多渠道下架;复星联合健康的相关产品也于去年年底下架。而在惠泽保险网平台上,由中航安盟保险推出的“新冠隔离津贴险”则显示正常在售。
记者梳理发现,此类下架的“隔离险”产品存在共性:一是保费较低,理赔金额较高。例如某产品保费为59元/年,隔离赔付津贴却达200元/天,而一旦隔离就是7-14天,相当于可赔付1400-2800元;二是投保便捷。多数产品为线上自助下单,有的产品与航空公司、旅游公司等平台合作,消费者在购买机票、火车票时勾选该产品即可生成保单。
“基于难以把控的风险及成本因素,部分保险公司可能会开始下架一些销量大、且在保险责任方面比较宽松的产品。”长沙一位从事保险行业的专业人士表示,目前市面上隔离险定价都较低,基本在几十元到百元之间,但从理赔看,每天200-500元不等的赔付,最多赔付30天,这样的情况有点让保险公司“吃不消”。
买了就能赔?不一定
“疫情反反复复,我周围很多朋友都相继买了‘隔离险’,反正价格不贵,受他们影响我也跟风买了一个。”市民阮女士表示,买的时候并没有仔细去看细则,事后打电话询问时才发现理赔的条条框框特别多。
“新冠隔离津贴与宣传不符,拒绝赔付”“隔离需要开证明,导致一直无法到位”……当前,“买易赔难”使得隔离险成为近期保险行业投诉的“重灾区”。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以“隔离险”为关键词搜索,截至目前,共有1884条相关内容,其中大部分消费者都是遭遇了理赔难。
以一位投保人购买的某“隔离险”产品为例,产品宣传页面显示,对于通过交通工具出行的乘客和新冠患者的集中隔离,每天有1000元的高额补贴。然而,当在隔离之后申请理赔时,保险公司的客服告知,由于集中隔离,该产品仅为自己的费用提供担保。由于属于免费隔离,并在条款之中将自由隔离列为除外条款,所以“不予理赔”。
据悉,市场上出售的大多数“隔离险”在宣传之中突出了所谓低保费和高保险金额的特点。然而,关于理赔的各种限制隐藏在销售页面“查看更多”之下的“保险说明和声明”和“保险条款”之中。如果消费者不仔细检查,很容易被忽视。
勿盲目跟风,小心隔离险不保险
那么“隔离险”究竟值不值得买?实际上,目前大多数被隔离的人,都满足不了理赔条件,购买后获得赔付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遇到密接、或者本人需要集中隔离,确实也能到一份保障。从保费较低也可以看出来,达到满足理赔条件的情况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消费者还需理性购买。
今年2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隔离”津贴保险业务经营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针对近段时间火出圈的“隔离险”存在的不如实宣传、理赔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多项规范性要求。目前部分“隔离险”产品已在介绍页面的最顶部设置了“特别提示”,对于一些不可投保及不予赔付的主要情况进行了“红字加粗”。
“价格低的同时门槛也比较高,不是所有人都能带薪隔离、躺着赚钱。”业内人士提醒,投保“隔离险”,不能只看广告盲目投保,一定要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问询专业人士。在购买前,要关注隔离的定义和条款,仔细查看保险条款里的特别约定、投保须知、投保条件、保险条款、理赔资料、理赔条款、责任免除、常见问题,以及核实所在地区的风险等级、小区被隔离情况等。倘若仅仅是为了安心而跟风购买,一旦发生理赔纠纷,可能会让“安心”变“糟心”。
标签:
赔付率较高、监管趋严是该类产品停售的主要原因
实现良好开局
《产品停产就不能维修了》后续
持续推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金融知识普及工作
全国多个城市奈雪门店爆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