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期间,一则“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的建议冲上热搜榜首位,引发热议。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表示,当下不少年轻人选择送外卖、送快递,不愿进工厂当产业工人,导致制造业招工困难,这不利于社会长远发展。他建议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鼓励支持更多年轻人成为产业工人。
有声音认为,无论是哪一种职业,都是年轻人的选择自由。但是,年轻人的去留,关乎工厂的发展,也关乎制造业的未来。职业选择越发多元的今天,年轻人与企业该如何“双向奔赴”?
观点A 不是想送外卖的人多了是职业选择更丰富了
作为一位来自制造类企业的代表,有这样的担忧、提这样的建议,无疑是基于一定的现实考量。
张兴海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制造业人才缺口2200万,近5年平均每年150万人离开制造业,而与制造业劳动力流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快递从业人数突破1000万。另一份有力的证据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近日发布2021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有43个职业属于第六大类职业——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自2019年第三季度该排行发布以来,制造业类职业占比一直较高。
年轻人真的都去送快递、送外卖了吗?
“以前还有人说,年轻人宁愿去当服务员,也不愿意去工厂当工人了。”“70后”市民杜长伟认为,说到底,这是因为年轻人的职业选择越来越丰富了。“再往前说,大家还曾经担心过‘80后’不想种地、‘90后’不懂种地,害怕年轻人都出门打工就没人种地了,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杜长伟说,那时候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落后,大家对于职业的选择还停留在种地或务工这两方面,而现在随着社会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经济的崛起,“90后”乃至“00后”的年轻人有了更多元的就业选择,送外卖、送快递、当主播、做小生意,都能很好地养活自己,“职业选择越多,自然就会从传统行业那里分走更多的人。”
杜长伟认为,大家不应该为此感到焦虑,反而应该看到,正是当下这个社会为不同兴趣的年轻人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才让不同行业的从业者都能够安身立命。
观点B
不是只图赚钱多是这届年轻人更追求自我
梳理近些年新兴起的职业形态,似乎早已超出人们的想象——收纳整理师、电竞从业者、美甲师、宠物殡葬师……五花八门的行业很受年轻人青睐。同时“斜杠青年”也成为热词,他们拥有多重职业和多元生活,在不同领域里闪闪发光,收获成就感,引得大量年轻人心向往之。
同时,提起传统制造业,薪资低似乎是难以避开的刻板印象。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分岗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情况》,2020年制造业工人的年平均工资为61324元,换算成月平均工资为5110元。这一工资水平包含技术类工种,而需求量更大的普工,其月平均工资水平不足5000元。与之相对应的是,“外卖小哥月入过万”“靠送快递一线城市买房”“家政师时薪超千元”等不再鲜见的新闻。
更多观点认为,年轻人选择职业时将精神追求放在了第一位。
“在我的认知里,去工厂上班过的就是一成不变的生活,像一颗陀螺一样旋转在车间和家之间,想象不到会有什么乐趣可言。”出生于1999年、正在读研的小丁坦言,在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工人”是一个比较令人陌生的词汇,反而是服务业和互联网经济的从业者更为熟悉。如果让她来选择的话,她更希望工作能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满足感,“送外卖,虽然风里来雨里去很辛苦,但时间更加自由,精神也是相对自由的,而且只要付出就会有收获,还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对于工厂里的流水线生活来说,当然是更加丰富多彩的。”
张兴海也觉得,年轻人生活条件和受教育程度更高,思想更自由,不愿待在工厂里。
观点C “小哥”上升渠道正在打通 工厂留人还得“自身硬”
“每月送1500单左右,每天工作8-9个小时,一个月休息4天,月薪约1万元,生活压力不算大,闲时刷刷手机、打打游戏。”
一位外卖小哥告诉记者,平台要求全职和兼职骑士收入分别不低于地方最低月工资和地方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并针对法定节假日及其他节假日设立明确的补贴机制,大家收入都还可以,而这种自由氛围是工厂和办公室中难以想象的。
而饿了么于2月14日发布的《2022蓝骑士发展与保障报告》也印证这个行业上升渠道正在被打通。2021年,全国有1877名骑士在饿了么平台上晋升为站长、小队长。在岗位晋升之外,饿了么还在探索更丰富的职业发展路径,比如培训专员、商户拓展经理、客户顾问等,拓宽转岗通道。美团方面与国家开放大学合作,为有学历提升需求的骑手提供零经济压力、更便捷的深造渠道,为骑手提供完成学业所需的全额奖学金,帮助骑手开始大学学习。
有学者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想要破解“招工难”“用工荒”,就要真正撕下待遇差、环境差的标签。
“随着工业互联网发展,现在的制造业早已今非昔比,工作环境及收入已有明显提高。对此,政府要予以方向性引导,不断改善制造业就业环境,同时营造更佳的舆论环境,使全社会进一步关注、支持制造业,吸引、鼓励更多人才和有志青年投身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张兴海建议。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锐科激光副董事长闫大鹏同样建议,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深化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融合,是有效促进教育领域主动对接和服务国家“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战略的探索与实践模式。提升工厂的吸引力,投入真金白银切实做好各项保障,提供充分的技能培训、晋升空间与合理的工作安排等,才是“留住人”的关键。
观点D “好工作”无法定义企业面临共同挑战
关于年轻人就业选择的话题,并不是第一次冲上热搜了。我们还看到了很多来自不同角度的观点——“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也不进工厂”“程序员逃离大厂进工厂”“灵活就业成为新选择”“再度上演‘教资热’”“考研人数再创新高”……
从这些视角不同甚至存在矛盾之处的热点新闻来看,除某些行业面对的切实难题外,也印证了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岗位,不同时代的年轻人会有不同的职业追求,什么工作才是“好工作”也会有不同的定义。
“我觉得任何企业都应该给从业者提供一些技术性、创新性的岗位,让年轻人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让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感受到自己被需要,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市民王先生表示,劳动本身都是光荣的,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都是个人的选择。但新兴产业的发展给传统行业带来的冲击也不可忽视,任何一方出了问题,社会都无法健全发展。与其说就业方向是年轻人的选择,不如说是企业面临的挑战。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认为,除企业要提升吸引力、年轻人从实际出发外,社会各界也应在完善福利制度上发力,实现资本与劳动的合理分配,使劳动者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市民 马女士
我身边的年轻人有不少自主创业的,我自己也是。自己创业最大的优势就是自由,能照顾到家庭。我觉得年轻人愿意送外卖,是因为多劳多得,只要不怕苦就能多赚钱,而不像工厂里一样拿“死工资”,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随时调整工作状态。
◎市民 刘先生
我自己的就业倾向是进企业上班。在很多人印象中,工厂里收入比较低,各种待遇不好,而且都是比较没有技术性的岗位,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我觉得工厂可以多给年轻人提供些技术性岗位,创造比较完善的上升空间,慢慢改变在大众心目中的刻板印象。
◎市民 李先生
我最想考公务员,追求收入和状态的稳定。很多人去送外卖、快递是追求自由,但我不太认可,我觉得这类行业对未来发展帮助不大,上升空间太小,就像很多人说的是吃“青春饭”。工厂应该提高工人的待遇,用最简单的方式吸引年轻人。
◎济南市民
工厂的重复性工作比较多,状态相对枯燥、死板,可是年轻人都追求自由,不愿意被安排。传统制造行业也该针对年轻人开发新业务,不断给年轻人调剂新岗位,让我们在轮岗的过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
微 观点 读懂年轻人的多层面需求
百度百家号 中工网
薪资待遇的提高、劳动条件的改善、劳动保障的完善、成才空间的拓展,都是能够有效提升制造业吸引力的重要因素。只有当年轻人感到进工厂当工人、尤其是技术工人,是一件挺体面的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制造业的缺工问题。
对于快递、外卖、直播这样的新就业形态,在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的同时,也应该在劳动保护、技能提升、成长空间上有所改善。像送外卖,一度被认为是“吃青春饭”,缺乏技术含量,没有成长空间。如果长此以往,也难免会被劳动者“用脚投票”。好在有关方面正在顺应现实需求,着力做出相应的制度安排。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去年底发布《网约配送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将网约配送员职业分为五个等级,明确了各等级需掌握的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让网约配送员拥有更加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
某种程度上说,如果因为缺工而引发跨产业间在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劳动保障方面的比拼,倒是件好事。无论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无论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能读懂当下的年轻人,了解其多层面需求,切实提高岗位的吸引力,才是能招得来人、留得住人的关键,才是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的关键。
用真金白银提升工厂吸引力
正和岛 花先声
让年轻人从根本上扭转对工厂的认识,是“招来人”的前提。而提升工厂的吸引力,投入真金白银切实做好各项保障,提供充分的技能培训、晋升空间与合理的工作安排等,才是“留住人”的关键。
《2021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就显示,实体产业现在受到了大量海归人才的青睐,不仅如此,实体产业也成为很多国内互联网资深技术人才的跳槽首选。比如去年年底,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在四川宜宾投资建工厂,招聘现场人山人海,很多大厂资深程序员也来投简历,应聘高技术岗位。这个火爆场面,把“程序员离开‘大厂’进工厂”的话题直接推上了热搜。
出现这个趋势,是受几个因素合力的结果。比如中国制造业正在加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这就让传统制造行业产生了大量高技术岗位的需求。据《环球网》报道,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人才总量会达到6200万人,人才需求缺口达到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薪酬待遇上,像宁德时代、“蔚小理”造车新势力这样的企业,直接对标一线“大厂”。
工厂应该认识到的是,时代在变,自身也应顺势有所改变。
年轻人无疑是这个时代的重要风向标,其价值诉求值得被倾听。年轻人与工厂之间,势必要形成“双向奔赴”才能破解如今的困局。重回工厂,年轻人也需要一个看得见的未来。
神 回复
网友@月光单影:总是怪年轻人不去干这不去干那,为什么不问问原因呢?
网友@莎拉宁德卡:这题我会:得加钱。
网友@甜橘巍巍甜:一个成熟的职业,应该学会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网友@嗨aBird:这算是跨行内卷了吧?卷起来!让工人待遇再高一些!
欣 视界 传统制造业的改变
应该被看见
作为“90后”,我听老一辈说起过工厂曾经的辉煌。工人们骑着自行车涌出大门的场面,也曾是那个时代的标志。那时候,工人是一个多么值得羡慕的词语,是一种多么荣耀的身份。
如果你问我,愿不愿意进工厂,我也会迟疑。工厂是什么样的?要不是工作原因去过大大小小现代化的企业、车间,我心里的工厂或许也是低矮的板房、戴着口罩的工人、没日没夜的重复性动作……从小追求自我的一代,很多人都无法接受这种“想象中”的工厂生活。
更何况是“95后”“00后”?
然而,如果年轻人足够了解现代化的工厂,或许心中便不会有那么多反感。这是一个工业同样搭上互联网的时代,在很多行业,一排排自动化机械早已抵消了高强度的劳作,冬暖夏凉的环境成为常态,工人不再灰头土脸。我们同样有理由相信,传统制造行业已经在为普通工人打通上升渠道,尤其是在职业教育备受关注的当下,技术工种逐渐成为“香饽饽”。
骑手、主播、快递员等新兴职业的优势太明显,反而衬得工人太不起眼。我们认同每一种职业选择,也不能忽视过于偏颇的选择可能带来的危险。薪资待遇提高固然重要,但也希望传统制造企业打起精神,把优势写在“脸”上,让年轻一代看到祖国天翻地覆的变化,绝不仅在“线上”。
本版稿件采写/本报记者 曹雅欣 实习生 张晗
标签:
有声音认为,无论是哪一种职业,都是年轻人的选择自由。但是,年轻人的去留,关乎工厂的发展,也关乎制...
舜网社会频道发布各类社会新闻,社会万象第一时间呈现。
首先,无论线下还是线上,尽量选择信誉高、口碑好、售后服务体系完善的商家进行交易。
首先,鼓励双方优先通过协商的方式达成和解,无论对消费者,还是对市场主体而言,通过ODR等方式直接协调...
当消费者拆开快递后,发现商品有明显质量问题,商家往往以“已签收”为由拒绝退换货,这合理吗?3月2日,...